close

    小志是一位國二即將升國三的學生,由母親帶來門診時主訴是失眠,此時媽媽開始數落小志整個暑假都沉迷於網路遊戲,常常玩到三更半夜還意猶未盡捨不得睡覺,造成白天精神不濟導致作業也無法按時做完,讓媽媽很擔心接下來要開學了作息會不會調不過來,媽媽說:「只要一玩電動感覺孩子像變了一個人,像是被下咒一樣」。

     網路成癮已是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中常見心理行為障礙,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兒童青少年上網頻率與時間均高,31 % 每天上網,其中有三分之一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有6.2%每天上網時間超過8小時。 所謂「網路成癮」,乃指因過度使用網路,不自覺地心理依賴,一旦無法上網,即陷入焦躁、易怒、沮喪、心神不寧,且一上網即無法停止。過度的使用網路,就像類似酒癮、藥癮、毒癮不可自拔的上癮行為,可能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及生涯發展。

   網路成癮問題的類型依網路的使用內容加以區分,可分為五大類(Young, 1999):
(1)
網路之性成癮
網路上與性相關的網頁內容所吸引,或沉溺於網路情色活動之中。
(2)
網路之關係成癮
沉溺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活動之中,如網友與網路遊戲同好會關係。
(3)
網路之強迫行為
包括沉溺於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活動。
(4)
網路之資訊超載
沉溺於網路資訊的搜索與收集之活動。
(5)
網路之電腦成癮
沉溺於與網路有關之電腦操作與探求之活動。

 

   當網路的使用已造成學業、家庭及工作的傷害,甚至影響生活或忽略現實生活,出現對個人不健康的反應(例如認知及價值的扭 曲、說謊、吸毒等)就需要進一步的介入治療。治療方面,網路成癮兒童在門診中普遍可見,惟患童本身求治動機不強,大多由於家長重視而帶其就診。治療措施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心理治療,如認知治療和行為矯治、家庭治療皆是常用的方法。症狀治療,如對伴隨的情緒問題可加入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對睡眠障礙、學習困難或其他行為問題,均需要兼顧。

   以下就治療網路沉迷的行為提供幾個行為控制的基本方法:

(1)

打破既定的行為模式

 

例如本來下課回家第一件事是上網,然後再吃晚餐和做功課,建議可先吃晚餐和做完功課後再上網,以減低對網路的渴求感。

 

(2)

多利用計時設備

 

例如利用鬧鐘或電腦定時提醒程式提醒自己該離開網路及遠離電腦。

 

(3)

設定時間限制並嚴格執行

 

例如設定一週使用網路幾小時後即不再使用,或設定每日固定的上網時段,以避免上網時間無限延長。

 

(4)

將該作的事情列出優先順序

 

因為上網時間有限制,因此先列出必須透過網路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

 

(5)

使用提示卡以自我提醒

 

把網路成癮所造成的問題,列出幾項寫在卡片上,戒除網路成癮的好處也寫在卡片上,然後貼在電腦旁,以便隨時提醒。

 

(6)

建立個人活動行程表

 

沉迷於網路中,常會忘記或取消一些日常活動,像打籃球,逛街;故建議寫下個人活動行程表,並標明重要性,以提醒自己不要因為上網而忽略它。

   簡言之,學習正確及適當的使用網路是將網路視為一種拓展自我視野、增廣見聞的工具,而不是錯誤的依賴或當成是一種心靈寄託。冷冰冰的電腦始終無法取代現實世界溫暖的人際互動,因此積極開發多元的休閒活動以取代過多的網路使用才是避免網路成癮的根本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sm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