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和 樂活精神科診所 謝朝唐醫師

 

門診常遇到病人來戒癮,大多是戒除酒癮,有時也會遇到戒除安非他命、K他命等病人,很多時候,除了剛停用上述物質可能出現的戒斷症狀之外,病人最難熬的,往往是再度使用這些物質之後的罪惡感,或者深深覺得成功戒癮恐怕遙遙無期的無望感,特別是來自身旁親友的責備跟失望,往往可能讓病人更加自暴自棄,久而久之,當病人說,「我決定這次一定要把酒戒掉」時,家人恐怕也因為個案過去太多次戒癮失敗的經驗而感到灰心,更不要說去思考如何幫助病人。

以上種種都涉及到戒癮過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動機」的評估及處理。成癮疾病目前並無單一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常用的替代療法(例如:美沙冬)或嫌惡治療(例如:戒酒發泡錠),甚至只是最基本的使用鎮靜劑去處理戒斷症狀,基本上都非常需要病人的動機,而動機究竟是什麼?只要病人說他想戒就算是「有動機」了嗎?為何有人常掛在嘴邊講卻一直戒不成呢?身為家屬,我們要怎麼幫忙病人呢?甚至更尖銳地問,如果說目前戒癮沒有單一有效的藥物,帶病人來看精神科或成癮門診,我們主要是怎麼幫助病人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戒癮的動機是什麼?面對成癮患者,一般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動機當成是一種全有全無的東西(想戒就是有動機;不想戒就是沒動機),結果,當病人說好要戒,但隨後又開始喝酒,我們不是覺得他又說謊了不然就是意志不堅。但事實上,根據心理學家詹姆士・普羅契卡與卡羅・狄克禮門提(James Prochaska & Carlo DiClemente, 1982)提出的改變輪(或稱改變六階段),動機應該是一種動態的狀態,一個人從決定戒癮到付諸行動可能經歷底下幾個階段。一開始病人處在懵懂期(Precontemplation),此時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或需要改變。一旦對問題有一點自覺,就會進入沈思期(Contemplation),這時他內心充滿矛盾掙扎,既想改變又抗拒改變。有時,病人突然會變得相當有動機、覺得非得做點改變不可,這時就進入決定期(Determination,或稱準備期Preparation)。如果這個決定能持續下去,緊接著就會進入行動期(Action),病人為了戒癮而採取行動。成功改變之後,緊接著而來的是維持期(Maintenance),也就是保持改變的成果、避免復發。當然,如果不小心再度使用成癮物質,就會進入復發期(Relapse)。

戒癮  

在戒癮治療中,除了開立藥物,動機(階段)的評估、推進與維持,往往是更重要的一環,也是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常聽到家屬說:「你明知道這個東西不好,你還一直用,就下定決心戒掉就好了,有這麼難嗎?」這句話說得十分“正確”,但在戒癮過程中不但幫助有限,有時反而因為惡化了病人情緒而更加重成癮問題。如果,作為家屬,你已經知道指責無助於戒癮,但又因為跟病人朝夕相處、深切擔心而無法改變指責式的互動,或者,你發現病人的成癮問題盤根錯節、不知道怎麼幫助他最有效,這時,帶病人到精神科門診求助,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選項。

每一個動機階段討論的重點都是不同的。在懵懂期我們可能會中性地給予衛教,從中去了解病人真正在乎什麼;在沈思期我們則協助病人架構出損益分析,並慢慢等待病人的主動性;在決定期我們會與病人一起擬定戒癮計劃,思考及掃除可能的障礙;在行動期則必須加強病人的自我有能感,確認並肯定病人正在改變什麼;在維持期我們會一起討論可能的復發誘因並作預防;在復發期我們則會帶病人一同回顧這次戒癮的成果,並確認下次的目標。

實際上,戒癮很少一次就成功。根據一項早期對於吸菸者所做的研究,在真正戒除之前,吸菸者會經歷上述階段3到7次(平均4次)。換言之,復發是戒癮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因此,重點並非在於指責病人(或自我指責)為何復發而灰心喪志,反過來,在解除病人對於復發的罪惡感之後,下一步就可以再接再厲,陪伴病人去找出復發原因,並調整戒癮策略。換言之,經過討論,很多時候復發常意謂著「又離成功近了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sm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